超细高硅钙质大气矿物颗粒物的表皮葡萄球菌动态界面作用
矿物粉尘是大气颗粒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空气污染疾病密切相关.PM2.5及更细的纳米颗粒物(NPs)已成为国际大气污染研究领域的热点和前沿.目前国内外对PM2.5以及更细的颗粒物如纳米物质的生物效应、颗粒物—生物体系界面作用特征等的研究较少。本文采用SEM、FTIR和ICP-AES等手段研究了2种超细高硅钙质大气矿物颗粒物及其NPs与培养条件下人体常见菌中的表皮葡萄球菌的界面作用,其中包括矿物表面响应和微生物表面响应。研究结果表明,表葡与矿物颗粒物作用后细菌表面形貌出现了明显的凹陷、皱缩等现象;与表葡作用后,纳米二氧化硅团聚现象更明显,方解石表面发生溶蚀、圆化,棱角消失,但石英表面溶蚀现象不明显。另外,纳米碳酸钙颗粒物由球状变成了片层状,这一变化经共培养体系中Ca2+浓度动力学变化证实是由碳酸钙溶解后再结晶所形成。面蛋白的酰胺一带分峰证据表明,与石英作用后蛋白质二级结构中β-折叠和α-螺旋含量的比例显著降低。表明细菌表面蛋白质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可能影响细菌的生理活动。α-螺旋和β-折叠在维持蛋白质二级结构稳定性上起着重要作用,而蛋白质二级结构与蛋白质生理活性过程密不可分。总之,石英和方解石均能对表葡菌体表面多糖、磷脂和蛋白质造成影响,而石荚的影响更加显著,其造成了表葡菌体表面蛋白分子二级结构稳定性的降低,从而引起细菌表面结构和形貌发生变化。
大气矿物颗粒物 表皮葡萄球菌 界面作用 蛋白质结构
郭玉婷 董发勤 刘明学 秦永莲 周青 宗美荣
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绵阳621010;西南科技大学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绵阳621010 西南科技大学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绵阳621010;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四川绵阳621010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1-1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