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陕西紫阳典型高硒土壤吸附/解吸硒的LCD模型拟合

硒是生态环境中重要的微量元素,人体中介于硒缺乏和硒过量的健康的硒摄入范围相当窄(成年人每天摄入50~200μg),环境中硒过量或缺乏均会导致机体产生疾病.我国是缺硒大国,从东北到西南约有2/3的地区不同程度缺硒,其中1/3为严重缺硒区,因缺硒而致的克山病、大骨节病等地方病频发;同时又是世界主要硒资源国之一,湖北省恩施自治州被誉为”世界硒都”,陕西省紫阳县是继湖北恩施后发现的第二大富硒区,目前仍然是硒中毒发生的高风险区,土壤硒污染严重.开展我国典型高硒土壤中硒的赋存形态、迁移及微界面过程研究,揭示典型高硒土壤中硒迁移的主要途径及驱动机制,全面了解高硒土壤中硒的环境行为、生物有效性及潜在健康风险评价,对于硒中毒预防、控制和富硒产品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指导意义。本文主要针对陕西省紫阳县双安乡洞子口富硒核心区的富硒土壤开展研究,在采用改进的7步连续化学提取技术,分析了富硒核心区周边农作土壤硒各结合态分布的基础上,为了研究真实土壤对硒的吸附机理和迁移过程,选取核心区标示牌后的山脊区旱地土(Hl)和河谷区水稻土(Wl)为进一步研究对象,利用LCD模型对典型高硒土壤中硒的解吸/吸附的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分析硒在这两种土壤中的吸附机理及可能的影响因素。

高硒土壤 硒元素 赋存形态 吸附作用 迁移规律 LCD模型

吴思源 郑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国内会议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

长沙

中文

1-1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