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含硫化物方解石脉地表风化产物

由于方解石和黄铁矿广泛存在于多种岩石类型中,岩石露头的地表风化作用常常存在硫化物氧化分解、酸性岩石排水(ARD)形成、碳酸盐矿物分解、次生矿物形成的连续过程,这一过程制约着地表重金属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业已得到高度重视。因此,深入研究碳酸盐—硫化物共存体系的风化作用及其次生矿物的类型和成因,对于指导碳酸盐地区金属硫化物矿山AMD及尾矿污染的防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对采自安徽省铜陵市冬瓜山铜矿区老鸦岭矿区出露的含矿方解石脉进行了系统的矿物学研究,利用激光拉曼光谱仪、扫描电镜及能谱仪、电子探针等矿物学分析手段,通过对风化成因次生矿物的种类、形态、成分差异、以及其固定重金属离子能力等的研究,探讨了次生矿物的形成机理。基于上述分析,碳酸盐—硫化物反应机理可以分为:1)黄铁矿及其它金属硫化物分解及元素迁移;2)方解石的转化及石膏的形成;3)铁氧化物的形成;4)高铁硫酸盐的形成4个过程。由于碳酸盐岩具有较强的酸中和能力,从而阻止硫化物风化产生酸性矿山排水(AMD)。形成的铁矾类物质特别是施氏矿物能够有效的吸附重金属元素As,进而降低了重金属元素的释放及对水土的污染。

方解石 硫化物 地表风化作用 次生矿物 酸性矿山排水 重金属元素

李娟 陆建军 陆现彩 向婉丽 刘欢 张蕊

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210093

国内会议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

长沙

中文

1-1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