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bumasu地块晚古生代卧牛寺玄武岩对冈瓦纳北缘裂解的制约
冈瓦纳的裂解过程是地质学界的长久热点话题.正是冈瓦纳北缘从古生代以来持续的陆块北向裂离和汇聚形成的一系列俯冲带、洋盆残迹和造山带,构成了现今的亚洲大部.其中,冈瓦纳大陆北缘晚石炭—早二叠世裂解是其中最重要的阶段之一.古生物、地层学、古气候和古地磁等研究显示,本次裂解中南羌塘和Sibumasu地块作为东基梅里大陆的主体,在早二叠世时左右从冈瓦纳大陆北缘分离并向低纬度漂移.然而,对于本次裂解,特别是Sibumasu地块的裂解机制,目前研究很少,且存在如被动弧后拉张裂解、峨眉山地幔柱影响等争论机制。本工作以保山地块(Sibuamsu地块的北延)中卧牛寺玄武岩为对象,通过野外地质、岩石学、年代学、地球化学工作,结合已有的古生物、地层、岩浆岩、古气候、古地磁等资料,对Sibumasu地块及冈瓦纳大陆北缘晚石炭—早二叠世裂解过程进行了研究,结论如下:首次明确了卧牛寺玄武岩的分布范围约为12000km2,与同时期Panjal Trap和南羌塘晚石炭—早二叠世基性岩省为同一量级;确定了卧牛寺玄武岩喷发时代为石炭—二叠纪界线附近到早二叠世晚期(301~282Ma)(锆石U-Pb),与Panjal Traps、Tethyan Himalaya(Bhote Kosi、Selong,Abor)、拉萨和南羌塘等基性火成岩省时代一致;明确了卧牛寺玄武岩主要为低钾拉斑玄武岩系,形成于地幔柱诱发的陆下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通过古地理重建,认为Panjal Traps、Tethyan Himalaya(Bhote Kosi、Selong、Abor)、拉萨和甫羌塘基性火成岩省均属于己肢解的晚石炭一早二叠世大火成岩省,其原始面积可>2×106km2,与Ontong-Java、Deccan或Siberian traps面积相当,受控于中心位于Greater India北部的地幔柱;晚石炭一早二叠世地幔柱引发了以Sibumasu和南羌塘地块为代表的东基梅里大陆从冈瓦纳北缘的裂解;从岩浆岩的角度,对拉萨地块和腾冲地块的古地理位置进行了限定,认为二者应位于澳大利亚冈瓦纳西北缘。
冈瓦纳北缘 裂解过程 Sibumasu地块 玄武岩 晚古生代
廖世勇 王冬兵 唐渊 尹福光
成都地质调查中心,成都610081;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南京210008 成都地质调查中心,成都610081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1-2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