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国东北新生代富锦岩体岩石成因及其构造意义

富锦岩体位于佳木斯地块东缘,紧邻环太平洋增生型完达山造山带,是中国东部最年轻的花岗岩体之一.野外出露点在黑龙江省富锦市东11km、乌尔虎力山西北坡,GPS位置47°14”9.8”N132°14”5.8”E.岩体由中粒花岗闪长岩组成,围岩是二叠纪砂岩地层,地层南北走向、近直立,砂岩发生接触热变质.花岗闪长岩具半自形粒状结构,含~50%斜长石、~25%石英、~15%黑云母及~10%碱性长石.锆石长轴~250um,长宽比~3:1,阴极发光下见明显的振荡环带,为典型花岗岩锆石.15粒锆石SHRIMP U-Pb分析结果得出谐和年龄为(54±1)Ma.围岩砂岩的碎屑锆石颗粒直径50~100um,SHRIMP锆石U-Pb年龄峰值260、500Ma,少量属前寒武纪.花岗闪长岩SiO2(质量分数)为68.8%~70.3%,Na2O为3.8%~4.2%,K2O为1.9%~2.3%,富集轻稀土元素及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强烈分异的稀土配分模式”(La/Yb)N>22”、高Sr/Y比(Sr/Y>60)、高Ba((699~764)×10-6)和Sr((707~735)×10-6)质量分数等特征表明其为埃达克质高钡锶花岗岩.其初始87Sr/86Sr比值为0.706099~0.707265,εNd(t)值为-0.15~-2.07,(208Pb/204Pb)t=38.244~38.279,(207Pb/204Pb)t=15.562~15.576,(206Pb/204Pb)t=18.353~18.376,锆石εHf(t)值为+3~+7,Sr-Nd-Pb-Hf同位素特征与佳木斯地块东缘及完达山造山带西缘的二叠纪岛弧岩浆岩十分接近,反映了EM2同位素特征,而与中国东北新生代以双辽、伊通—大屯玄武岩为代表的DMM软流圈亏损地幔来源物质和以五大连池、牡丹江黄花—海浪玄武岩、永胜正长岩体为代表的高钾质EM1岩石圈富集地幔来源物质有显著差异,亦未见岩浆混合的证据.因此,富锦花岗闪长岩更可能是来自由二叠纪岛弧岩石组成的玄武质下地壳的部分熔融,而不是来自新生代幔源岩浆的结晶分异或岩浆混合.结合研究区周缘广泛发育古近纪断陷盆地的区域地质背景,认为富锦岩体的形成与古近纪太平洋板块俯冲脱水、玄武质岩浆底侵以及陆壳伸展有关.本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埃达克质岩石形成于板内伸展环境下的案例.

富锦岩体 成岩机制 构造环境 锆石铀-铅定年 同位素特征

孙明道 徐义刚 Simon A.Wilde 陈汉林 杨树锋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Curtin University,Department of Applied Geology,Perth6012;浙江大学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510640 Curtin University,Department of Applied Geology,Perth6012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杭州310027

国内会议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

长沙

中文

1-1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