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C型埃达克岩”富钾原因辨析

对华北克拉通及其周边中生代”C型埃达克岩”高钾含量的成因,不少学者强调其源于源岩钾含量高以及钾在熔体中的强不相容元素行为.必须指出的是,张超等认为含1.0%左右K2O的源岩在部分熔融程度F=15%—20%时,能够得到类似大别山“C型埃达克岩”成分的高钾(w(K2O)=3.5%—5.0%)熔体的推论不可信。当源岩的钾含量高,以至于其不遵循稀溶液Henry定律时,不能使用那些基于简单分配系数的各种微量元素定量计算公式来估算熔体的钾含量。本文收集了采用中钾、高钾(w(K2O)=0.77%—1.43%)含量的基性、中基性岩为初始物的部分熔融实验数据(p=1.0-3.2GPa),将熔体的成分与华北中生代“C型埃达克岩”相比较。除了对比两者的SiO2、K2O含量而外,还考虑了K2O、Na2O的相对含量,以及铝饱和指数。结果显示:Xiong等高钾源岩(w(K2O)=1.43%)熔体的K2O/Na2O比值很低,与“C型埃达克岩”的钾质特征不符。所以,目前的实验岩石学结果表明,高钾基性源岩的部分熔融不能形成具有“C型埃达克岩”成分特征的熔体(过于富Al或者过于富Na);中等富钾基性源岩的低比例熔融有可能形成(狭义)花岗质成分的“C型埃达克岩”,但不能形成中性成分的“C型埃达克岩”。

C型埃达克岩 钾含量 熔融实验

汪洋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

国内会议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

长沙

中文

1-2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