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北休瓦促晚白垩世高分异Ⅰ型花岗岩成因及其对藏东地区晚中生代构造演化的限定
在印度—欧亚板块碰撞之前,拉萨—羌塘板块之间的碰撞也是导致青藏高原隆升的重要原因,而且也是地球科学中一个热点课题.然而,中特提斯洋何时关闭,以及拉萨—羌塘板块之间碰撞的延续时间仍然在持续的讨论中.先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拉萨和羌塘板块内部,少有关注藏东地区的岩浆活动对青藏高原晚中生代演化的限定.Wang等(2014a)研究已发现藏东义敦岛弧晚白垩世(110~80Ma)花岗岩的形成可能与拉萨—羌塘板块之间的碰撞有关,深入研究这些岩体的成因及区域热演化历史将有利于对藏东地区晚中生代构造演化作出进一步的限定.休瓦促晚白垩世的岩体位于义敦岛弧南段的中甸地区,主要由3个岩相组成:岩相1黑云母花岗斑岩、岩相2二长花岗岩和岩相3浅色碱性长石花岗岩,它们的成岩年龄为85.5~84.4Ma。这3个岩相指示它们具有相似的来源即来自于古老的中基性下地壳的部分熔融。故休瓦促晚白垩世花岗岩成因模式可概括为,在拉萨—羌塘地块晚碰撞一碰撞后伸展背景下,伸展减压作用导致幔源熔体上涌,促使加厚下地壳物质发生部分熔融,形成的熔体与少量幔源物质混合,之后经历较强的结晶分异作用而形成。本文通过统计这些研究中三叠世花岗岩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发现,在藏东地区存在着一期约90Ma的地壳整体抬升事件。结合中甸地区在86~80Ma发育有形成于晚碰撞碰撞后伸展环境的花岗岩,指示着拉萨—羌塘板块的碰撞作用及藏东地区的地壳抬升时间可能要早于晚白垩世,并且拉萨—羌塘地块的碰撞作用直到80Ma仍然没有停止。
花岗岩 成岩机制 拉萨-羌塘板块 碰撞作用 地壳抬升
王新松 胡瑞忠 毕献武 冷成彪 潘力川 朱经经 陈佑玮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02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0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1-1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