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镁铁质层状侵入体中金属硫化物的成因机制及其对钒钛磁铁矿富集过程的指示
攀枝花镁铁质层状侵入体位于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内带,其中赋存了储量巨大的钒钛磁铁矿.在侵入体底部的钒钛磁铁矿富矿体中普遍存在金属硫化物.前人”1-2”对该侵入体不同层位、不同类型的岩石进行了岩石学和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认为金属硫化物的形成和钒钛磁铁矿的富集具有一定的成因联系,对该侵入体中金属硫化物的研究将有助于进一步认识其成岩成矿的过程和机制.本次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原位微区测试手段,系统研究该侵入体不同层位、不同类型的岩石中金属硫化物的种类、产状、化学组成和共生组合关系等特征。研究发现,该侵入体中金属硫化物种类繁多,数量差别很大。金属硫化物以磁黄铁矿为主,其次为黄铁矿和黄铜矿。磁黄铁矿主要有粒状、乳滴状、叶片状和细脉状4种产状。黄铁矿主要有粒状和镶边状两种产状。黄铜矿主要被硅酸盐包裹,常与磁黄铁矿共生。综上所述,根据金属硫化物的种类、产状、化学组成和共生组合关系等特征,能够反映出岩浆成岩成矿过程中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可以作为钒钛磁铁矿富矿体找矿勘探的标识。
钒钛磁铁矿 金属硫化物 富集特征 成矿机制
高文元 黄菲 彭艳东 陈振宇 蔡剑辉 张志彬 黎心远 马腾 王道恒 刘明培
东北大学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沈阳 110819 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037 攀钢集团矿业有限公司,四川 攀枝花 617063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1-1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