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东南白牛厂银多金属矿区构造应力场与岩浆岩叠加成矿关系
滇东南成矿带是中国南成矿省大型-超大型矿床较多的地区,北起富源,南抵中越国境,是中国三大构造单元(扬子、华南、藏滇)的结合部,是国内超大型矿床分布较为密集地区之一.该区地质构造复杂,沉积类型多样,岩浆岩发育,成矿条件有利,有色、贵金属矿产(以银为主)丰富.现已查明,滇东南成矿带内一共有超大型矿床3个,即个旧、都龙、白牛厂.根据以上理论基础,笔者通过对白牛厂矿区内约4km内节理结构面、断层结构面、断层擦痕等线理构造的测量,获得节理结构面产状685组,断层结构面32组,线理产状324组,确定了三组优势方位。通过对白牛厂矿区构造应力场的模拟,在确定应力优势方位及相对期次后,认为中期构造演化主要为成矿期,北西-南东向断裂为主要赋矿断裂,晚期南北向断裂构造为破矿构造,由于岩浆岩的作用,局部南北向断裂也成为了容矿构造,但矿体均为脉状矿体,规模较小。在主成矿期,岩浆活动不仅提供了大量的成矿物质和重要的容矿构造,而且长期的热驱动力,促使下渗至围岩中的大气降水对流循环萃取成矿物质并与来自岩浆的含矿流体相混合,形成混合含矿流体。混合含矿流体在岩浆热驱动下运移,在一定的物化条件下,选择适宜的北西向断裂作为容矿场所沉淀,对原有含矿部位叠加、改造、富集成矿。
银多金属矿 地质构造 应力场 成矿机制 岩浆岩
蹇龙 高建国 张洪培 孟轲 刘岩 王文元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昆明 650093 中南大学地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长沙 410083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1-2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