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太仆寺旗沙子沟钨钼矿床成矿物质来源及成因浅析

内蒙古太仆寺旗沙子沟矿区区域构造位置在华北地台北缘构造带.华北地台北缘从北往南可划分为兴蒙褶皱带,内蒙地轴和燕山台褶带三个构造带,本区属于兴蒙褶皱带南带的白云鄂博新元古褶皱带.矿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中元古界白云鄂博群,中生界侏罗系上统玛尼吐组及新生界第四系.矿体赋存于白云鄂博群云母石英片岩,条带混合岩中,矿体与围岩渐变过渡。在东矿床内共发现7个脉状钨矿体、2个脉状钨钼矿体、4个脉状钼矿体。西矿床发现一个从矿体形态看可能为巨厚层状或近似筒状的钼矿体,在平面和剖面上都表现为近水平舒缓波状展布。矿石有用矿物为辉钼矿、黑钨矿、方铅矿、闪锌矿及金银互化物系列。本矿区根据不同矿物间的生成顺序和共存关系,有交代浸蚀结构、包含结构、嵌晶结构等。矿石的构造主要有脉状构造、星点浸染状构造、细脉浸染状构造、块状构造。小型酸性及中酸性斑岩类侵入体的顶部为白云鄂博群的富泥质的变质岩:云母片岩、石墨板岩、片麻岩等结晶片岩,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环境,有利于Mo的沉淀和富集。矿体的走向与区域构造线走向有一个明显的交角.该矿床处于扩容性、伸展性的构造中,纵张断裂与背斜翼部层间断裂均属于扩容性构造,是成矿有利条件。

钼矿床 地质特征 矿物成分 成矿机制

王海英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成都 610059

国内会议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

长沙

中文

1-2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