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昆仑夏日哈木蛇绿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夏日哈木镍矿区内出露的镁铁-超镁铁质岩体主要有4个,呈NW向分布于黑山-那陵格勒断裂的北侧,它们均侵位于金水口岩群的变质岩系中.Ⅰ号和Ⅱ岩体与成矿相关,其中Ⅰ号岩体为铜镍成矿岩体,Ⅱ岩体目前仅见矿化,Ⅲ号和Ⅳ号岩体(块)为镁质橄榄岩,为一套变质橄榄岩、糜棱岩化辉长岩和榴闪岩的蛇绿岩套组合(以下简称夏日哈木蛇绿岩).笔者推测榴闪岩系榴辉岩退变质的产物,榴闪岩的原岩应为蛇绿岩套中的玄武岩.蛇绿岩的形成时代为509~522Ma,分布于东昆中构造带内的早志留世岛弧型花岗质岩带,如亿可哈拉尔花岗质岩块、德尔尼岛弧型闪长岩、白日切特花岗闪长岩、可可沙-科科可特中酸性侵入杂岩体可为该时期的洋壳俯冲及岛弧岩浆活动提供佐证。而志留纪形成的白干湖弧后复理石盆地,分布于滩北雪峰一带的晚奥陶世-早志留世海相火山岩以及阿牙克岩体都形成于弧后盆地环境。昆中缝合带出露的基性岩脉,如胡晓钦角闪辉绿岩、清水泉辉绿岩可能代表了洋壳俯冲最晚的岩浆记录。东昆仑地区与陆陆碰撞有关的环斑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年龄为428.5±2.2Ma和430.8±1.7Ma,中压(绿帘)角闪岩相变质年龄为427Ma,高压榴辉岩相变质年龄为428±2Ma,夏日哈木榴辉岩的峰期变质年龄为411.1~437.6Ma,亦在此时限之内。它们可能反映了在中志留世早期东昆仑洋盆的最终闭合。此次夏日哈木蛇绿岩的发现,为探讨东昆仑早古生代的构造格局提供了更多的证据。
蛇绿岩 形成时代 变质年龄 地质特征
杜玮 周伟 王子玺
长安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西安 710054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1-2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