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高压下金属硫化物载Re能力的实验研究初探

本研究首先选择典型铅锌矿床的黄铁矿、方铅矿和闪锌矿,进行高温(1270~1550℃)高压(1.0GPa)实验的研究,实验在六面顶压机上开展。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淬火产物结构和构造,了解金属Re在各硫化物熔体中的溶解情况;使用电子探针分析确定淬火基质中各硫化物相的物质成分及Re含量,初步探讨各金属硫化物载Re能力的差别。实验结果显示:硫化物在设定的高温高压条件下均能达到熔融状态,并具有溶解金属Re的能力;黄铁矿淬火基质的成分由FeS2转变为Fe1-xS,其中几乎不见金属Re残留,但散乱分布有针状的ReS2,显示该熔体对金属Re的溶解力较强;方铅矿和闪锌矿的淬火基质成分仍为PbS和ZnS,其中可见大量金属Re的残留;硫逸度(fS2)高的硫化物熔体具有相对较强的载Re能力;淬火基质中各硫化物相的Re含量均不到1.0%,由高到低大致为Fe1-xS>PbS>ZnS;Re在淬火的硫化物基体中分布极不均匀,因此本研究未能估算其在不同硫化物相间的分配系数。本实验方法对其他硫化物的载Re能力和其他金属元素在硫化物熔体中溶解能力的研究提供了可借鉴的途径。

矿物学 金属硫化物 铼元素 溶解能力 分配系数

刘莹莹 黄智龙 朱成明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 贵阳 550002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地球内部物质高温高压实验室,贵州 贵阳 550002

国内会议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

长沙

中文

1-2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