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含水熔体-橄榄岩反应-结晶实验--对高镁角闪闪长岩成因的制约

鲁西地区和太行山南段产出大量早白垩世角闪闪长岩(或角闪辉长岩).这些闪长岩具有高Mg、Ni含量、轻/重稀土元素高分异、Sr/Y值高等地球化学特征,并且,常携带含斜方辉石岩脉的橄榄岩捕掳体.前人研究表明,这些高镁闪长岩可能形成于再循环拆沉陆壳熔体与地幔橄榄岩的反应或陆壳熔体与幔源玄武质熔体的混合.橄榄岩捕掳体中的斜方辉石岩脉含有角闪石和金云母,暗示其来源于经历了含水熔体交代的岩石圈地幔.并且,结合寄主岩的高Mg、Ni特征,表明角闪闪长岩可能是与橄榄岩反应后含水熔体的结晶.为深入了解高镁角闪闪长岩的成因,作者开展了一系列含水熔体与橄榄岩反应-结晶实验。实验采用反应偶技术,Pt或Au-Pd样品仓,在活塞圆筒式高温高压装置中进行。反应熔体包括含水玄武岩熔体和含水玄武质安山岩熔体。在矿物组合的结构特征和和矿物成分的变异趋势上,含水熔体-橄榄岩反应-结晶实验的结果与高镁角闪闪长岩(角闪辉长岩)相似。这表明含水熔体与地慢橄榄岩反应不仅将亏损地幔转换为富含斜方辉石岩脉和含水矿物的富集型岩石圈地慢,同时也对高镁角闪闪长岩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

橄榄岩 成因机制 水熔体 反应-结晶实验

王春光 许文良 梁焱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 130061;DEEPS,Brown University,USA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 130061 DEEPS,Brown University,USA

国内会议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

长沙

中文

1-1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