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辽宁中南部地下流体水化学类型与特征

地下水水化学成分与区域内地质环境有关,是在一定的水文地质条件下形成,并与构造活动和水岩反应等因素密不可分.辽宁中南部地区构造复杂,区域内发育有郯庐断裂、海城断裂、鸭绿江等断裂,受地下应力作用、温度、湿度和构造活动导致的空间变化等控制,地下水来源会发生改变.此外,混合作用、溶滤作用、浓缩作用会导致区域内水化学分带现象的发生.这导致在同一地区,不同含水层或是相同含水层的不同部位的地下水化学类型差异很大,水化学组成特征也会随着时间变化发生一定改变.2013年8月、2014年4月和2014年8月,在辽宁中南部地区进行了3次地下水和观测井水样品采集,分析了全部样品的阴阳离子组成,笔者通过对3次所获样品离子组成的对比分析,探讨区域地下流体水化学类型与特征.在3次水化学阴阳离子的分析与对比过程中,盘锦和鞍山的Cl-、Mg2+和Ca2+的变化受季节影响显著,两年的8月份测量的数值基本类似,但是4月份的数值要高于8月份的数值,尤其是Ca2+的含量变化近乎2倍,三个离子存在年变特征。但是,盘锦和鞍山的HCO3-却出现逐渐升高的变化。岫岩的Cl-、HCO3-和Ca2+的离子也打破年变特征,出现HCO3-和Ca2+升高,Cl-降低的变化特征。表明研究区域地下流体的物质来源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可能是碳酸盐溶解作用的增强,或者是外围水(富集HCO3-)的侵入,即地表水的混入。Cl-的降低,减弱了成熟水混入的可能性,井泉水的补给来源受地表水的影响增强。同时,因为2014年以来盖州地区ML1.0-ML4.0地震的频发,地下流体的离子变化特征也是活动构造性增强的体现。

地下水 离子变化 年变特征 物质来源

周志华 李营 王海燕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北京 100045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北京 100036 辽宁省地震局,沈阳 110034

国内会议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

长沙

中文

1-1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