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太湖优势水生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与响应

太湖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泊,一直是无锡和苏州两市主要的饮用水水源地以及上海和浙东地区重要的水源补给地.然而近年来,随着湖盆周围地区城市群的发展以及各种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未经处理而排入太湖流域内的生活污水、农业废水和工业废水持续增多,其中化工、印染、食品、电镀、纺织、制革、造纸等行业的污水排放量占到工业污水总排放量的90%以上,这导致了太湖水生环境日益严重的重金属污染.基于此,笔者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研究了太湖的水生植物、水体和根区底泥中重金属(Cr、Mn、As、Zn、Cu、Pb)的含量,重点研究了马来眼子菜(Potamogetonmalaianus)、青荇(Nymphoidespeltata)、金鱼藻(Ceratophyllumdeersum)、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和水葫芦(Eichhorniacrassipes)这5种优势水生植物体内的重金属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太湖水体中溶解态重金属均未超标,相对水体中溶解态Cr、Mn、As、Zn、Cu、Pb,5种植物的富集系数远大于1,说明水生植物相对于水体来说具有富集重金属作用。而相对于沉积物来说,五种植物对各重金属元素的富集系数均小于1,说明沉积物重金属对水生植物的影响显著。

湖泊污染 重金属含量 水生植物 富集系数

白莉 王中良 刘小龙 胡健

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水资源与水环境重点实验室,天津300387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阳550002

国内会议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

长沙

中文

1-1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