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粤西河流表层沉积物重金属铊的环境地球化学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铊(Tl)是一种高毒害的稀有金属元素,严重的铊中毒可导致神经植物人甚至死亡.由于Tl这种剧毒重金属长期以来并不是我国环境监测对象,且大多数Tl化合物无色无味,Tl污染具有极大的隐蔽性.随着近年来广东北江和广西贺江等铊污染事件的爆发,铊污染逐渐引起重视.水体中的重金属容易沉降并汇集到沉积物中,导致重金属的富集和污染.一旦水体环境条件如氧化还原电位,pH值、温度等发生变化,沉积物中重金属会重新释放到水体中,造成水体的二次污染.基于此,本文以广东西江流域某含铊黄铁矿附近河流沉积物为研究对象,结合欧盟标准物质局推荐的BCR分级提取流程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仪高精度测定了重金属Tl总含量以及在各个地球化学形态(弱酸可交换态、与铁锰氧化物结合的可还原态、与硫化物或有机质结合的可氧化态以及进入硅酸盐晶格的残余态)中的含量;在此基础上采用富集因子法、风险评价代码(Risk assessment code,RAC)、Hakanson潜在生态指数法等方法评估铊的环境生态风险。

河流沉积物 铊污染 地球化学形态 生态风险

解小凡 刘娟 王津 陈永亨 王春霖 吴颖娟 齐剑英

广州大学珠三角水质安全与保护创新中心暨省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州 510006 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510045 国家环境保护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广州 510655

国内会议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

长沙

中文

1-1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