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铊废水微生物絮凝深度处理技术的初步研究
笔者采用平板筛选法从云浮硫铁矿矿山含铊废水中筛选并分离得到铊高耐受性菌株,从中选取两种生长状况良好的菌株做革兰氏染色和16S RNA测序;利用得到的菌株进行了初步絮凝铊的实验,结合扫描电镜、XRD以及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结果来探讨菌株与铊之间的相互关系;利用硫酸铁和冶炼废水合成铁矾等物质来初步降低含铊冶炼废水中的铊浓度,同时进行了正交实验确定最佳条件;最后将菌株加入到初步处理后的废水中进行微生物絮凝实验,研究其对含铊铅锌矿冶炼废水的深度处理效果,从而为含铊冶炼废水的深度处理提供新思路。本研究进一步结合黄钾铁矾的絮凝沉淀作用对废水中的铊进行去除,作为微生物深度絮凝处理含铊废水的先行探索。正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黄钾铁矾及铁矾类似物的最佳合成条件为:合成时间36h,pH1.5,硫酸铁0.05g,其合成的黄钾铁矾以及铁矾类似物等能以共沉淀的形式絮凝废水中的铊,可将冶炼废水中的铊从78mg/L降低至8.449mg/L左右,除铊率可达90%左右。研究下一步将联合黄钾铁矾的絮凝沉淀作用和微生物的吸附絮凝作用处理高卤素、高盐分的冶炼废水。
含铊冶炼废水 絮凝沉淀 微生物 吸附作用
曹慧敏 王萌萌 刘娟 王津 王桉 吴静雯 冯桂欢 方俊 陈永亨 解小凡 江峰
广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珠江三角洲水质安全与保护协同创新中心暨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 广州 510006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1-1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