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373铀矿床成矿流体来源研究
373铀矿床位于华南板块南华活动带(Ⅱ)右江褶皱系(Ⅱ2)西大明山凸起(Ⅱ25),大新凹断束,那岭—俸屯褶断地垒的北端.通过前期的微量元素、岩石学及矿物学研究,显示出大新矿床确有热液活动和岩浆作用影响。此外,在大新矿床中,59线发现在寒武系地层中有铀矿化,说明有热液活动。方解石脉地球化学特征揭示成矿流体是混合来源,包括深部来源。矿石样品中微量元素U、Ni、Mo、Cd、Re、Tl含量增加得最为明显,达数十甚至数百倍。这些元素属于矿化热液活动元素,其元素组合反映了成矿流体的特征,说明有流体参与,而且Ni是典型的地幔元素,说明有深部流体来源。总之,结合地质学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373矿床有热液活动的显著证据,成矿流体是大气降水和深部热液的混合来源,该矿床以沉积-后生改造为主,后期热液叠加富集形成。
铀矿床 成矿流体 方解石 微量元素
徐争启 程发贵 唐纯勇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化学系,四川成都,610059 广西壮族自治区305 核地质大队,广西柳州,545005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1-1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