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西红格钒钛磁铁矿田地质特征与成矿规律分析
本文基于红格矿田近几年深部找矿勘探成果,开展采矿平台野外调查、钻孔编录和室内样品分析研究,总结完善红格钒钛磁铁矿床的矿床地质特征,分析矿床的控矿因素和成矿规律,指导区内深部找矿工作。红格钒钛磁铁矿田由南向北主要分布有中干沟、湾子田、红格、马鞍山、中梁子-黑谷田、白草等钒钛磁铁矿床。矿田构造发育,位于矿田东西两侧的安宁河、昔格达两条深大断裂和矿田内发育的东西向次级构造构成了区内基本的构造格局。通过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蛛网图可看出红格岩体总体显示出富Fe、Ti、Al,贫Si、Ca、P的特征。红格矿田深部含矿岩心显示的成矿规律特征与攀西地区其它典型钒钛磁铁矿成矿规律具有相似性,区域上南北向断裂构造与东西向基底褶皱系复合构成了矿田的基本构造形态,它控制着红格含矿基性盆状岩体的总体展布特征。来源于上地幔的玄武岩浆是上地幔熔融程度不太高的、富含铁、钛的液相分离物,岩浆沿区域深大断裂上侵的过程中受到地壳的轻度混染,并最终就位于震旦系灯影组碳酸盐岩层中,形成富含Fe、Ti、V的基性含矿岩盆。由于岩浆的重力结晶分异作用,矿体主要分布于岩体中下部。
钒钛磁铁矿田 地质特征 微量元素 成矿规律
王梦潇 刘严松 何政伟
国土资源部构造成矿成藏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成都 610059;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成都 610059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1-2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