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红石泉铀矿床黑云母特征及意义
甘肃红石泉伟晶状白岗岩型铀矿床是我国最为典型的白岗岩型铀矿床,也是迄今我国发现的最古老铀矿床之一,与纳米比亚罗辛矿床具有十分相似的成矿背景和特征.笔者以该铀矿床中的黑云母矿物作为研究对象,对该矿床中与铀成矿关系密切的黑云母等蚀变矿物开展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讨论黑云母对成岩成矿的意义.黑云母主要赋存在矿体及周围混染蚀变带中,黑云母MgO含量较高(14.45%~16.76%)、Na2O和K2O较低(分别低于0.26%和0.46%);黑云母的氧化系数较低、还原系数较高,说明它们可能形成于氧逸度较低的环境。黑云母作为铀的载体矿物,在混染蚀变带中晚期富铀的熔浆与围岩过程中,进一步吸取围岩中的铀和铁镁等暗色组分,熔浆原有的平衡遭到破坏,加之在还原条件下,铀以晶质铀矿的形式沉淀出来,在黑云母重新形成过程中捕获了较多的晶质铀矿,使铀富集在富黑云母的混染蚀变带中。黑云母可以为后期矿化提供场所,在混染蚀变过程中,由于大量富镁黑云母的形成及以后的交代改造,大大降低了岩石的抗压强度,增加了孔隙度,有利于后期构造的发育,且富镁黑云母形成温度较高,深度较深,又为后期热液铀矿化迭加提供了有利的空间和有利的物理化学条件。
铀矿床 成矿规律 黑云母 混染蚀变带
赵新胤 张树明 汤质琳 赵亚云 尧宏福
东华理工大学省部共建核资源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南昌,330013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1-2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