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四川大渡河式金矿床与岩浆岩的关系研究

大渡河金成矿带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南地区发现的一个重要金成矿集中区.金矿床主要分布在前震旦系康定杂岩中.在南北长60km、东西宽几千米至30km范围内,已发现岩金矿床(点)70余处,构成了著名的康定大渡河”金谷”.沿鲜水河断裂带发育有晚新生代花岗岩岩体,如Roger等(1995)对折多山岩体进行了野外观察以及U-Pb和Rb-Sr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其中一个样品的U-Pb测年结果显示,折多山岩体侵入年代为(12.8±1.4)Ma;3个伟晶岩脉样品的Rb-Sr全岩等时年龄给出了断裂剪切变形的最小年龄在10~12Ma.由此推断,折多山花岗岩体侵入与断裂带剪切变形事件是同时期的。新生代鲜水河构造活动可能不仅仅是陆块逃逸引起的走滑构造,可能还存在早期的挤压过程。部分熔融过程发生于鲜水河断裂早期活动的剪切熔融过程,岩浆作用之前可能发生过强烈挤压而产生了高压变质作用;该年龄近似对应于黄金坪DH06含黄铁矿石英脉(50.5±5.0)Ma和白金台子DJY-04含黄铁方铅黄铜矿矿石(36.0±3.6)Ma。综上所述,折多山花岗岩体的年龄与大渡河式金矿床的主要年龄在较大程度上一致,而大渡河式金矿床中部分早期年龄也与岩浆岩中的早期热液活动年龄一致,表明矿床的形成可能与折多山岩体侵位具有较为明显的成因联系。

金矿床 成矿规律 花岗岩 年龄学 热液活动

陈兴兵 张成江 黄君华 周建军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四川 成都 610059;地学核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59

国内会议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

长沙

中文

1-1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