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甘肃柳园花牛山矿区金属活动态勘查方法试验

花牛山铅锌矿床是上世纪50年代发现、勘查和确立的一处中型铅锌矿床。笔者在花牛山铅锌矿区开展金属活动态测量的深穿透地球化学试验工作,以期研究该种勘查方法在该景观区的有效性。参照勘查地球化学数据统计方法,选择中位值、平均值、背景值、异常强度、异常衬度等统计参数对金属活动态测量的试验数据进行对比,面积试验结果表明:金属活动态测量主成矿元素Pb、Zn及其伴生元素(指示元素)Ag、Sb、As、Au、Cu、Hg等地球化学图相似,Pb、Zn、Ag、Sb、As、Au、Cu、Hg多元素异常组合主要集中在实验区中部,呈东西向展布,浓集中心高,且异常连续,与矿区二矿带对应极好,在该矿带上方呈现局部异常,在实验区边部形成未闭合异常,与实验区外围矿体(三矿带)相对应。金属活动态测量(水溶态、黏土吸附态、铁锰氧化物态)能很好地反映试验区深部隐伏矿体的信息,表明金属活动态方法对于类似景观区寻找隐伏矿是有效的,相比较而言,水溶态测量效果弱于其他方法。主成矿元素异常主要集中在变质岩区(震旦系大理岩,千枚岩),异常区内花岗斑岩岩脉、斜长花岗斑岩岩脉较发育。尽管实验区有基岩出露,一定程度上对深穿透地球化学方法的实施造成了不小困难,但某种意义上来说,该地区的变质作用和构造裂隙对深部含矿信息向地表的迁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使得人们可以通过捕捉地表信息来指示深部矿化。

铅锌矿床 金属活动态测量 地球化学数据

刘汉粮 王学求 张必敏 刘东盛 张振海 韩志轩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河北 廊坊 065000

国内会议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

长沙

中文

1-2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