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覆盖区机动浅钻在化探工作中的应用
我国运积物覆盖小于50m的浅覆盖区大约有120万km2,主要分布在山地边缘、山间盆地、河谷两侧等,这些地区常常是构造活动地段,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而在运积物覆盖超过2m的地区常规化探手段难以取得良好的测量效果。充分利用机动浅钻连续取样的技术特点,采集自地表直至基岩的不同覆盖结构单元层样品,用以分析研究浅覆盖区不同沉积单元元素地球化学分布规律、揭露被覆盖区域下伏地层岩性变化特点。利用浅钻化探测量结果,通过建立从区域-矿区-矿床原生晕的系列浅覆盖区地球化学找矿模型、提取剥蚀程度判别指标,定量预测评价了内蒙花敖包特银铅锌矿区外围浅钻化探详查靶区Ag-Pb-Zn资源量为106.08万t,藉此提出了浅覆盖区资源潜力地球化学定量预测评价方法。在安徽庐枞盆地龙桥铁矿外围,浅钻区域化探发现了以Fe、Mn、Co、Ni为主具多元素异常组合的找矿远景区段。目前浅钻化探方法技术已经基本成熟,这项技术突破了浅覆盖区常规化探方法和其他勘查方法难以奏效、多解性或间接性等瓶颈,为开展浅覆盖区1∶25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奠定了基础。随着浅钻技术的推广应用。必将将极大地拓展化探的工作空间,推进我国浅覆盖区矿产资源勘查与评价的快速发展,使化探工作在地质找矿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化学勘探 机动浅钻 原生晕 剥蚀程度 浅覆盖区
孔牧 喻劲松 杨帆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河北廊坊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1-1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