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伊犁吐拉苏盆地西北部金矿床成因分析
吐拉苏盆地西北部是阿希、伊尔曼德金矿集中区,蓟县系库松木切克组金平均含量为2.28×10-9,高于新疆北部金平均值3.8倍,表明前震旦纪古地台基底在原始沉积中赋存有一定数量的金元素,大量的火山活动产物为富集金矿床提供必要成矿物质,由于热液对岩性的选择性交代在适当的层位形成了强硅化岩和其他重要矿化蚀变作用,从而控制了矿体的赋存位置和产出状态。吐拉苏盆地金矿床的成矿期划分为原生富集、次生热液交代蚀变和表生氧化淋滤三期。其成因类型为浅成低温热液型,成矿模式为:断裂生成—岩浆上升—岩浆水和大气水混合—流体经矿源层对流,沿减压带上升—萃取作用—金元素富集—金矿床形成。
金矿床 成矿规律 火山活动 矿化蚀变作用
张耀选 王乐民 王立社 王忠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勘查基金项目管理中心,乌鲁木齐 830002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西安 710006 核工业二一六大队,乌鲁木齐 830011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1-2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