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青海察汗乌苏地区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分析

研究区位于东昆仑造山带东端,行政区划分属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区域为青海省重要的金铜多金属成矿带.本文拟通过探讨区内地球化学场的特征、元素组合特征以及地球化学场的空间变换特征等相关内容,总结区内南北异常特征差异性及其找矿指示意义,为区内进一步找矿工作提供理论支持.以区内15种元素的平均值作为1∶5万水系沉积物中各元素的丰度值。全省丰度相比较,本区Ag、Bi、Cd、Mo、Pb、W、Zn等元素丰度偏高,而As、Au、Co、Cu、La、Nb、Sb、Sn等相对偏低;区内存在有三个重要的成矿组合:Cu、Pb、Zn、Ag元素组合;Bi、Sn、Cu、Mo、Au元素组合以及Au、Cu元素组合。此外,地球化学场的空间分析表明,柯柯赛地球化学带的发育与酸性岩体Sn、W等异常及与鄂拉山组火山岩有关的Zn、Ag异常有关,受断裂构造控制明显,其中与鄂拉山组火山岩有关的Zn、Ag异常具有较大的找矿意义。迈托陇哇—哈龙休玛地球化学带,在前期化探扫面中圈出一系列多金属异常,且峰值高,强度大,该带是Pb、Zn、Ag、Sb、Cu、Au为主的综合异常;南部主要出露鄂拉山组火山岩,以哈茨普山、夏河一带的Cu、Ag、Pb、Zn多金属异常分布,北部主要为酸性侵入岩体分布,有较大面积的W、Sn、Mo、Bi等异常分布,区内综合异常具有较大的找矿意义。

金铜多金属成矿带 地球化学场 空间变换 找矿模式

王超维 何政伟 刘严松 邓辉

国土资源部构造成矿成藏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成都 610059;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成都 610059

国内会议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

长沙

中文

1-2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