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化学走廊带碳酸盐岩稀土元素背景值研究
在长达6000km的兴蒙造山带—华北克拉通、阿拉善陆块—西秦岭造山带、扬子克拉通—华夏地块三条地球化学走廊带,笔者以1:20万地质图的地质剖面为主体路线,主要选取走廊带内404件纯碳酸盐岩和54件泥质碳酸盐岩样品研究不同构造单元稀土元素的地球化学背景。走廊带内碳酸盐岩地层自中元古代至三叠纪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华北克拉通的燕山造山带和鲁西台隆、西秦岭造山带、扬子克拉通、华夏地块的湘西古台拗和闽赣湘造山带,可代表我国中东部主要构造单元碳酸盐岩分布特征。碳酸盐岩中杂质含量的多少不仅对稀土元素还对其他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背景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研究碳酸盐岩微量元素地球化学背景时,一定要将野外岩石定名与其化学组成相结合进行化学定名,才有可能对碳酸盐岩元素含量的分布进行合理的解释。
碳酸盐岩 稀土元素 地球化学背景 地球化学走廊带
柳青青 迟清华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河北 廊坊 065000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1-2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