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西藏冈底斯朱诺斑岩型铜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意义

朱诺斑岩型铜矿床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南部、冈底斯构造成矿带中段西部,该矿区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大型斑岩型铜矿床,多期次的构造运动使其地质构造十分复杂,为成矿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拟从矿床地球化学特征方面进行总结,为探讨该矿床的成因和下一步找矿方向提供参考.本矿区采集了5件斑岩样品,结合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特征分析,五件样品的微量元素组成结构相似,说明源岩成分相似,可能为同源岩浆;石英斑岩的稀土总量明显低于其他三者,可能是在源岩发生熔融初期,石英作为低共融矿物,首先发生熔融,此时的熔浆富含SiO2,且不相容元素和∑REE都相对较低,随即发生岩浆侵位,形成了石英斑岩,随着熔融作用的继续,熔浆中的SiO2百分含量含量随其他矿物的熔融加入而降低,且不相容元素和∑REE也增加,侵位后形成了SiO2相对石英斑岩低,不相容元素和∑REE相对高的花岗斑岩。

铜矿床 地球化学特征 岩浆侵位 熔融作用 成矿规律

黄飞 何政伟 赵银兵 曹发生 王超维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成都 610059

国内会议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

长沙

中文

1-2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