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西沙海槽XH-CL7柱状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南海是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构造环境致使南海的沉积特征具有鲜明的区域性.由于沉积物物源、物源区气候及沉积环境等因素的不同,导致不同区域沉积物组成及化学特征均有所差异.西沙海槽区是南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海洋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的重要远景区.其海底沉积物对第四纪以来的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非常灵敏的响应,保存有物源区风化强度、沉积物搬运能力等变化的各种信息.本文拟通过西沙海槽区XH-CL7柱状沉积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该区末次间冰期以来的碳酸钙和Ti含量的沉积变化特征的综合研究,揭示西沙海槽区沉积物的物源及输送方式等,进而限定该区域古海洋环境和气候变化。研究发现,XH-CL7柱状样品中不同时期的沉积物均具有相似于平均上陆壳、明显不同于大洋沉积物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同时w(ΣREE)和δCe均与w(CaCO3)呈明显负相关关系,指示该沉积物样品稀土元素具有显著陆源性,且受海洋及生物作用影响较小,因此其组成特征可能反应了陆源源区气候环境变化。虽然不同时期的沉积物中稀土配分模式基本一致,但稀土总量略有差异,其中MIS2期沉积物的ΣREE、CaCO3和Ti质量分数均高于MIS1和MIS3期沉积物,且具有较快的沉积速率,指示MIS2期西沙海槽北部地区沉积物含有较高的陆源物质输入,可能与MIS2期较强的陆壳风化作用有关。

西沙海槽区 柱状沉积物 地球化学特征 陆源物质 输送方式 风化作用

傅飘儿 庄畅 王彦美 张欣 曹珺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广州 510075

国内会议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

长沙

中文

1-1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