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楚科奇海-北白令海表层沉积物陆源有机质示踪与埋藏效应
大陆边缘贮存了全球海洋约80%以上的沉积有机碳,在海洋埋藏的有机质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同时,其也是陆源有机质的一个重要汇区.北极陆架是全球最大的陆架,因而,弄清楚北极沉积物中有机质的分布与来源,对增进全球碳循环的认识具有重大意义.目前北极在有机质来源方面的研究还较少,且所使用的指示参数较为单一.由于大陆边缘沉积有机质的复杂性以及各个指示参数(包括整体性参数和生物标志物)本身的限制,多参数估算有机质来源的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本文旨在应用多参数指标(有机C/N值,有机碳稳定同位素δ13C和BIT指数)示踪陆源沉积有机质,从而进一步了解楚科奇海和白令海北部陆源有机质的埋藏过程.结合上面的结果,通过二端源混合模型可以计算沉积有机碳中陆源有机碳的相对含量。δ13C值的计算结果与Naidu等(2000)的相近,他们得到的海源比例约为50%。有机C/N比值计算的陆源有机质含量较低,这可能与矿物吸附的无机氮或者沉积物中微生物的降解有关。而BIT指数计算的值是最低的,这与Hopmans等(2004)所述的相一致,即BIT指数指示的是一个土壤来源。以上陆源有机质的分布与研究区分布在东西侧的阿纳德尔流和阿拉斯加沿岸流密切相关。
北极陆架 表层沉积物 陆源有机质 示踪法 埋藏效应
季仲强 金海燕 白有成 庄燕培 张扬 李宏亮 陈建芳
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系统与生物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杭州 310012;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杭州 310012 国家海洋局海洋生态系统与生物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杭州 310012;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杭州 310012;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杭州,310012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1-1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