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南秦岭古生代硅质岩建造矿物微组构微成分特征及其地质地球化学意义

秦岭造山带作为特提斯演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了华北陆块与杨子陆块的拼合碰撞造山过程,其中,古生代是秦岭造山带形成与演化的主造山带时期,秦岭造山带处于以现代板块构造体制为基本特征的板块构造演化阶段,广泛发育从裂谷型火山建造演化为两类古大陆边缘沉积和裂陷沉积.造山带内广泛发育硅质岩,化学成分以SiO2为主,结构致密,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本研究分析了南秦岭古生代寒武系、志留系、泥盆系三个时代硅质岩的矿物微组构微成分特征及全岩地球化学特征,并探讨其隐含的地质地球化学意义。样品采集地点为山阳县夏家店、竹山县得胜镇和旬阳县吕河镇,主要利用SEM-BSD-EDS、XRF、ICP-MS三种仪器对硅质岩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硅质岩微成分特征及全岩地球化学特征都能够很好地示踪硅质岩的沉积环境和硅质来源,且两种分析结果具有一致性。硅质岩微组构特征分析显示,石英颗粒变形、重结晶严重,波状消光显著并常呈定向排列,指示硅质岩受到过强烈的后期构造运力改造作用。

秦岭造山带 硅质岩 微组构特征 地质地球化特征 构造演化

周维丽 周永章 沈文杰 陈铄 张彦龙 牛佳 于鹏鹏

广东省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探查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275;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地质工程学院,广州 510275;中山大学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广州 510275 广东省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探查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275;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地质工程学院,广州 510275

国内会议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

长沙

中文

1-2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