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滇西北羊拉铜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研究及矿床成因讨论

羊拉铜矿床是滇西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大型铜矿床之一,其大地构造位置处于金沙江构造带中部中咱—中甸板块和昌都—思茅板块之间.本文对该矿床的流体包裹体进行岩相学、显微测温学、碳氢氧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羊拉矿床成矿早期黄铁矿—石英及黄铜矿—石英与晚期辉钼矿±黄铜矿—石英类型矿石中发育的包裹体无论在类型上,还是其显微测温特征上均存在明显的差别。黄铜矿—黄铁矿石英—方解石阶段与辉钼矿—石英脉阶段VL型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及密度等相比有较大程度的继承性特点,其可能为辉钼矿—石英阶段NaCl-CO2-H2O型成矿流体演化晚期的产物。因此,羊拉矿床的形成是两期不同来源、不同地球化学性质岩浆热液叠加成矿作用的结果。

铜矿 流体包裹体 岩相学特征 显微测温 碳氢氧同位素 成矿作用

王承洋 王可勇 李文昌 尹光侯 余海军 薛顺荣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 130061;防灾科技学院地震科学系,北京 101601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 130061 云南省地质调查局,昆明 650051

国内会议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

长沙

中文

1-2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