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滇西北卓玛铜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特征研究

云南三江地区义敦岛弧南段的格咱弧(又称中甸弧)区是近年来确立的我国重要的铜-多金属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基地之一,以其广泛发育内生铜-多色金属矿床(点)倍受地质学家的关注.卓玛铜多金属矿床是格咱弧区近几年新发现的中型热液脉型矿床,具大型矿床的潜力.卓玛矿区出露地层为晚三叠世图姆沟组二段(T3t2),主要组成岩性有板岩、粉砂绢云板岩、变质砂岩、大理岩、夹中酸性变质火山-火山碎屑岩;厚度2300~2700m.该矿床具“斑岩型”蚀变分带特征,由石英二长斑岩岩体中心向外依次出现强硅化带→硅化→绢云母化带(伴有铜多金属矿化)→青盘岩化带。笔者根据矿物组合及矿脉之间的穿切关系,将区内铜多金属成矿作用由早到晚划分为:I黄铁矿—石英、Ⅱ黄铁矿—黄铜矿—石英、Ⅲ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石英及Ⅳ贫硫化物—石英阶段.依室温下的相态特征可将石英中原生流体包裹体划分为含CO2三相(LCi)、富CO2三相(LC2)、碳质(C)及气液两相(VL)四种类型。Ⅰ阶段石英中发育LC2和VL型流体包裹体,Ⅱ阶段石英中发育上述四种类型包裹体,Ⅲ阶段石英中主要发育LC1及VL型包裹体,而Ⅳ阶段则主要发育LC1、LC2及VL型三种流体包裹体。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结果表明:C型包裹体成分具有明显的CO2、CH4峰值,LC1、LC2型包裹体具H2O、CH4及CO2峰值,VL型包裹体成分以H2O为主。包裹体显微测温研究结果见表1,整体来看,卓玛矿区成矿流体属不混溶的中温、低盐度NaCl-H2O-CO2-CH4体系热液,在成矿过程中发生过不混溶作用而导致铜多金属元素沉淀富集成矿。结合前人对三江地区成矿流体系统的研究成果,笔者认为卓玛铜多金属矿床成矿作用与燕山期岩浆活动(石英二长斑岩或另有隐伏岩体)有关,其成因类型属斑岩型。

铜多金属矿床 成矿流体 激光拉曼光谱 岩浆活动

李剑锋 林文昌 尹光候 王可勇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 130061 云南省地质调查局科技规划处,昆明 650051;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

国内会议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

长沙

中文

1-2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