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北普光气藏成藏流体研究
普光气藏是目前四川盆地发现的规模最大的气藏.前人在普光气藏地质特征、沉积环境、地球化学特征及成藏作用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但对成藏流体的研究尚不够深入.本文根据该气藏储层流体包裹体的主矿物产状,结合包裹体岩相学特征,划分流体包裹体期次,进而分析成藏流体的演化过程.本气藏包裹体主要产于上二叠统长兴组、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碳酸盐岩及其溶孔裂隙充填物(方解石、石英)中。根据储层包裹体的主矿物产状、流体包裹体类型以及包裹体组合特征,将本气藏包裹体划分为三期。研究表明,在原油充注期被同生矿物捕获的石油包裹体相当于一个封闭的“微油藏”,在盆地后期热演化过程中发生的原油裂解等一系列变化都有可能记录在残存的包裹体中。因此,可以从储层流体包裹体的产出和分布,分析地质历史中己形成的油气藏的演化过程。
气藏 成藏规律 流体包裹体 岩相学特征 期次划分
李葆华 傅太宇 董晓燕 许龙 吴大伟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成都 610059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1-2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