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钦杭成矿带热水喷流-改造成矿模式的讨论:对桂中盘龙铅锌矿床矿石微组构和流体包裹体的分析

盘龙铅锌矿位于广西武宣县,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大型铅锌矿床,大地构造位置属于钦杭成矿带南段广西大瑶山西侧,桂中坳陷带与大瑶山隆起的结合部位.矿区没有岩浆岩出露,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顺层产出于泥盆纪上伦组白云岩.岩相学分析显示,原生矿床可以区分出两个成矿期:原生沉积期,活化改造成矿期.原生沉积期和活化改造成矿期矿物微组构显示,原生沉积期的重晶石主要呈放射簇状,与他形细粒硫化物矿物共生产出;活化改造成矿期的重晶石主要呈细脉状产出,穿插早期形成的硫化物。这指示,活化改造期并不是单纯对原生沉积期成矿物质的活化重组,它也提供了一定的成矿物质,该阶段硫化物的沉淀则是由于硫酸盐的还原作用。重晶石矿物流体包裹体分析显示,两个阶段的流体包裹体类型均比较简单,主要为气液两相包裹体,液相占优。拉曼分析测试显示,流体包裹体成分主要为H2O和极少量CO2。两个成矿期流体均具有中低温、低盐度和贫CO2的特征。原生沉积期流体特征与SEDEX型矿床相吻合,而对其改造的后期流体与浅成低温热液或者热水流体的特征相符。本研究认为,盘龙铅锌矿是典型的古生代热水喷流沉积叠加后期改造成矿的复合二阶段成矿作用的结果,对古生代地层中SEDEX型矿床的改造动力来源于后期浅成低温热液活动,也可能是晚期的又一次热水喷流活动。

铅锌矿 热水喷流沉积 活化改造成矿 矿石微组构 流体包裹体

牛佳 周永章 郑义 郭晓昱 李兴远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地质工程学院,广州510275;中山大学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广州510275;广东省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探查重点实验室,广州510275

国内会议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

长沙

中文

1-1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