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南段新元古代俯冲作用:来自粤西贵子混杂岩变基性岩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的证据

钦—杭结合带(简称钦杭带)是位于华南扬子板块和华夏板块间的巨型结合带,记录了新元古代古华南洋板块俯冲-陆陆碰撞过程.根据其内部不均一性可分为北、中、南三段.但对于南段,学者的认识并不一致。云开地区出露的基性-超基性岩为研究钦杭带南段新元古代板块俯冲提供了线索。目前学者对其形成的大地构造背景认识不一,缺乏详细的岩石组合特征剖析以及精确的地质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制约。结合带南段在云开地块出露有贵子混杂岩。野外地质观察可见,构造岩块为强烈变形-变质的变基性岩、深海硅质岩;基质为石英岩、云母片岩以及具鲍马序列富锰质硅泥质岩等。混杂岩中变基性岩年代学和地球化学分析的结果显示,锆石U-Pb年龄为(948±11)Ma,除少部分拉班玄武岩外,其余均为钙碱性玄武岩,并具有高w(TiO2)(平均1.85%)、高w(P2O5)(平均0.21%)的特点。本研究认为,云开地块出露的这套构造混杂岩,是新元古代古华南洋俯冲在钦杭带南段的记录。关于古华南洋的俯冲极性,学界一直存在争议。本文研究认为,新元古代早期在华夏板块的西缘存在洋壳俯冲,古华南洋存在往南东方向华夏板块俯冲消减过程。扬子和华夏板块的结合具有幕式发展的特点,华南板块构造经历了多次拉张-拼合-拉张过程。因而,钦杭带是一条多时代叠加的板块结合带。它的湘桂段以南的南东界限历来存在争议,本研究证实钦杭带至少包含云开地区,为该带的南东边界提供了重要依据。

钦-杭结合带 板块俯冲 新元古代 贵子混杂岩 锆石年代学 地球化学特征

虞鹏鹏 周永章 郑义 陈炳辉 杨威 郭晓昱 陈硕 牛佳 周维丽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地质工程学院,广州510275;中山大学地球环境与地球资源研究中心,广州510275;广东省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探查重点实验室,广州510275

国内会议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

长沙

中文

1-1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