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姬塬西部长81致密储层特征及孔隙度演化分析
目前,世界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对象逐渐转向非常规油气,致密砂岩油气成为研究热点.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为低渗透—特低渗透储层.大量研究表明研究储层致密史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储层致密史反映了储层不同时期的致密程度,即孔隙度、渗透率大小,所以,研究储层孔隙度演化是研究储层致密史的有效手段.姬塬西部长81储层致密化过程受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双重控制,近物源三角洲沉积环境决定了其原生孔隙的发育及抗压强度低等特征,但更多学者则强调沉积砂体进入埋藏成岩改造环境中对储层致密化形成的至关重要的影响.综上,储集层演化分析,包括致密储层致密史研究,最关键的还是要阐明埋藏成岩环境下,矿物与孔隙流体相互作用下孔隙空间的消亡、产生和重新分配关系,即孔隙度演化过程研究.笔者综合研究姬塬西部长81致密储层特征认为:其岩性为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以高长石低石英、含较多岩屑为特征,成分成熟度较低;残余粒间孔和长石溶孔是最主要的孔隙类型,反映储层受沉积环境和成岩作用的共同影响;排驱压力多大于1MPa,退汞效率整体较低,反映储层渗透能力较差;孔隙度平均为6.82%,渗透率平均为0.2094×l0-3um2,整体表现为非均质性较强且低孔低渗的致密特征。岩心及铸体薄片观察表明,姬塬西部长81小层砂岩进入埋藏成岩环境,主要经历了压实、胶结、交代和溶蚀等成岩作用,不同的成岩作用在储层的形成过程中对储层的影响不同。在廓清研究区长81致密储层基本特征的基础上,以岩石薄片观测为基础,采用计点统计的方法求取了各成岩作用对孔隙度演化的贡献值,分析了致密储层孔隙演化过程。研究认为,虽然近物源三角洲沉积环境决定了长81砂体粒度细、成分成熟度低以及抗压强度低等特征,但砂体进入埋藏成岩环境后,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造成的初始孔隙度损失率高达89.65%。所以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才是导致研究区长81致密储层物性变差且逐渐致密化的最直接的影响因素;而相比之下,压实作用导致的孔隙度损失要远远大于胶结作用,占主导作用。以上工作的目的在于通过对研究区长81致密储层孔隙演化过程的分析,进而窥探致密储层致密过程,明确造成研究区长81致密储层致密的主要因素,以期为研究区致密储层的勘探和开发提供一定的地质理论依据。
油气藏 致密砂岩储层 岩相学特征 孔隙度 演化过程
汪洋 李树同 牟炜卫 闫灿灿
甘肃省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100049 甘肃省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1-2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