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拉斯-费尔干纳断裂系中-中新世活动与深层油气成藏
塔里木盆地西南缘是未来中国西部深层油气资源勘探的重点远景地区,深入认识西南天山前缘的沉积充填过程对潜在含油气系统和成藏组合的识别及划分具有重要意义.而盆地断裂系统活动的研究,对于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规律的认识尤为重要.断裂经地震活动产生的岩层破裂、破碎带不仅能改善储层的物性,同时也可疏导油气运移的通道,改善油气的运移条件.准确厘定塔拉斯-费尔干纳断裂系新近纪以来的走滑活动时限,对于探讨乌恰盆地乃至喀什凹陷的深层油气运聚过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针对乌恰盆地南缘(老乌恰地区)中侏罗统-第四系沉积开展地质年代学综合研究。乌鲁克恰提剖面中侏罗统杨叶组与下白垩统克孜勒苏群的碎屑磷灰石裂变径迹中值年龄分别为(18.5±5.2)Ma与(16.6±2.8)Ma,对应于南天山晚渐新世-中新世时的基底剥露期,且为完全重置年龄,南天山冲断带内一系列冲断构造的中-中新世活动与其同步。塔拉斯-费尔干纳断裂系于中-中新世的再次复活,其受控于印度-欧亚板块碰撞的远程效应,对乌恰盆地乃至喀什凹陷深层的油气运聚、成藏具有显著的控制作用,应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沿断裂带形成特征的油气圈闭。压扭性走滑断层的旁侧通常会发育雁行式褶皱,它们往往是有利的油气圈闭。在美国洛杉矶盆地和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盆地中的诸多该类型圈闭已被证实为有效的油气圈闭;二是晚新生代走滑活动造成的隆起带通常是油气运移的有利部位。区域走滑断裂两盘的运动方向并非平直,在走滑位移较大的情况下即使微小的斜向运动分量也会在断裂系统内及邻近构造部位产生相当大的地形地貌隆起。若该类型隆起上覆良好盖层,则很可能演化为油气富集的有利区位。如阿克1井恰位于塔拉斯-费尔干纳断裂系南端走滑隆起的东北翼。
深层油气 成藏机制 塔拉斯-费尔干纳断裂系 走滑活动
杨威 姜振学 郭召杰 Gloria Heilbronn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49;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非常规天然气研究院,北京 102249 北京大学石油与天然气研究中心,北京 100871 Innovative and Independent Geological Research in Hydrocarbon Basins (CASP),181 a Huntingdon Road Ca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1-2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