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长7页岩气的稳定碳、氢同位素组成特征

页岩气的勘探开发涉及到地质学、地球化学和工程学等多个方面,其中气体地球化学在页岩气成因和资源评价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人们已经认识到吸附和解析作用是页岩气赋存和开发的关键控制因素。研究表明,吸附和解析作用可以造成气体的组分以及碳、氢同位素组成的显著分馏为了避免解析过程中的分馏效应,采集了新鲜的页岩岩心,并且尽可能地收集完了样品中的气体,然后对解析得到的页岩气样品进行组份和碳、氢同位素组成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长7页岩气为原油伴生气,以湿气为主,主要成分是烃类组分,同时包含一些N7(≈15%)和CO2(≈2.1%)等非烃组分。烷烃气碳同位素组成的主要特征为:δ13cl<δ13c2<δ13c3>δ13iC4<δ13nC4,存在部分倒转特征,这可能是由于页岩气遭受了一定的微生物作用,丙烷被微生物优先消耗造成的。同时发现甲烷碳同位素组成相对于源岩热演化程度偏轻,认为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少量的难以解析出来的残留气体具有更重的甲烷碳同位素组成;页岩中保存了由各个阶段生成的气体;油型气的δ13C1-Ro关系式可能更适用于“瞬时”成藏的天然气。δDCH4为-252‰~-217‰,平均值为-244‰;δDC2H6为-237‰~-196‰之,平均值为-219‰;δDC3HS为-180‰~-130‰,平均值为-168‰。烷烃气氢同位素组成具有正序特征:δDCH4<δDC2H6<δDC3H8,结合碳同位素序列部分倒转以及气体组分较湿的特点,认为该地区页岩气遭受微生物氧化的程度较轻,甲烷氢同位素组成随气体干燥系数的变大而变重,两者之间存在着良好的关系。

页岩气 解析过程 分馏效应 碳同位素 氢同位素

孟强 王晓锋 刘鹏 郑有伟 李孝甫 史宝光

甘肃省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兰州 730000;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 甘肃省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兰州 730000

国内会议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

长沙

中文

1-2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