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侏罗纪-白垩纪的物源-沉积体系
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是目前油气勘探的主要区域,主要的目的层位是中—上侏罗统和下白垩统.东部坳陷是个转换伸展的断陷,在侏罗纪—白垩纪期间堆积了大套的碎屑岩夹碳酸盐岩沉积.根据岩心资料和地震反射前积结构,可以识别出北部物源-沉积体系、西南物源-沉积体系和东部物源-沉积体系3个主要的分布面积较大的物源-沉积体系.总体上,3个体系的沉积物都是以风化剥蚀沉积物供给的陆源碎屑,是以三角洲或扇三角洲-水下扇沉积体系搬运和堆积的。由于在断陷盆地发育过程中,伴随断裂伸展的火山活动,在碎屑沉积物中含有相当数量的火山碎屑,包括原生的和风化剥蚀的火山碎屑。然而却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北部物源有灰岩碎屑特色;西南物源有花岗质岩石(包括再旋回沉积岩)碎屑特色;东部物源明显具有火山岩碎屑特色。物质成分包括砂岩的岩矿成分和泥岩的地球化学成分,为3个主要物源-沉积体系发育和演化提供了岩石学和地球化学证据。从中侏罗世、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东部坳陷的物源-沉积体系具有明显的继承性,但不同时期沉积体系的类型、规模与分布却存在一定的差异。差异性的沉积体系和古湖泊环境共同塑造了各时期的不同的岩相古地理格局,反映出控制断陷发育的构造体制的变化。
油气勘探 北黄海盆地 沉积体系 物源体系 侏罗纪 白垩纪
高丹 程日辉 沈艳杰 宋雪 王嘹亮 胡小强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 130061 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广州 510075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1-1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