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港枣南油田典型断块孔二段地质建模
三维地质建模是指在三维空间环境下,利用计算机技术,结合空间信息管理、地质解释、空间分析及预测地质统计等工具,用于地质分析的技术.它首先由学者Simon W.Houlding在1993年提出的概念.现代油藏描述的核心内容是建立定量的能够正确反映出油藏地质特征和规模的地质建模,而地质建模同时也是开发预测是否成功和油藏数值模拟的关键因素.储层模型一般包括确定性模型和随机模型。由于断层的复杂程度,单砂层厚度变化大,例如K23厚度大,而K2243和K2243厚度较小,本次岩相模型采用确定性建模方法人为手工绘制砂体模型。首先根据分层数据划分大层,建立网格模型,网格步长为20×20×0.5,纵向分辨率较高。然后根据判断出的工区大致的物源方向结合测井曲线特征、单个小层砂泥比饼状图以及砂体等厚度图,赋予每个小层每个网格砂岩或泥岩的属性;通过分析每个小层的平面砂体的展布情况及整个砂体的展布趋势,并从横切面上观察砂体的叠置样式,最后再结合相应的测井曲线刻画其中的泥岩隔夹层模型。从中发现:砂体主要分布现在西北部和北部,南部砂体不是很发育,单砂体厚度较小,泥质隔夹层发育;上部K22油组内部主要发育多期单砂体,单砂体厚度较小,砂体之间由泥质隔夹层分开,局部单砂体由于断层而相互连接,下部K24单砂体厚度较薄,发育大量泥质隔夹层。这样后面就能更好地分析流动反演以及剩余油的分布情况。通过本次研究,取得了以下的研究成果:利用RMS软件建立包括断层模型和层面模型组成的枣40断块构造建模;建立精细砂体模型并分析砂体的展布趋势;在精细砂体模型的基础上,刻画出其中的泥岩夹层模型,为后续更好地对剩余油的分布进行研究。
油田 地质特征 油藏规模 地质建模
陈梁 尹太举 罗瑜洁 唐颖娜
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武汉 430100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1-2
2015-12-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