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骨质疏松诊断误区探讨

目前依据于骨密度诊断骨质疏松被认为是金标准.随着临床应用的增加,这一标准造成的误漏诊现象越来越明显.为了探究造成误漏诊的原因,本文从骨密度测量方法 开始,分析骨密度数值的物理含义,并由此找出造成误漏诊的原因,指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和欧洲的研究人员开始研究股骨颈的骨强度,发现骨强度对骨质疏松的正确诊断率不会低于94%。我国在2001年后开始将骨强度用于临床诊断骨质疏松。造成原发性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包括骨代谢内分泌环境、营养状态和骨骼应力范围;其中内分泌环境和营养状态是骨代谢的必要条件,适宜范围的骨骼应力则是骨代谢的充分条件之一。对于正常生活状态下的中老年人,内分泌环境和营养状态可以满足骨骼正常代谢基础条件,骨骼应力则起了决定性作用。骨骼应力的主要来源是肌肉力量,因此,提高全身肌力是防治骨质疏松的决定性策略。

骨质疏松 骨密度数值 误诊现象 疾病预防

孙允高

北京医网现代医学研究中心 100048

国内会议

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杭州

中文

28-29

2015-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