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特殊环境下运动训练生理生化监控的研究进展
探讨高温与高原(低氧)特殊环境下运动训练生理生化监控的新指标与新动态,近3年国外发表的关于低氧训练的文献明显比高原训练的文献多,而且人体实验数量也比后者多,可能是因为低氧设备己经比较普及,且其在使用中可以通过氧浓度的调节,使得训练方案多样性和灵活性更好,因此研究者和运动队更为愿意进行低氧训练的研究与应用。高原训练尽管在实践应用中不如人工低氧训练简便易行,但高原环境具有低压特点,以及气候、环境等方面具有人工低氧设备无法模拟的整体特征,使得其在对运动员的身体刺激以及内环境改造方面具有人工低氧设备无法比拟的优势。在多个对比研究中,都显示出高原训练比低氧训练效果更为显著,体现在受试者的生理指标变化更为明显,并且往往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大多数运动员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仍然愿意选择高原训练。高温环境内运动会引起体温调节和其它生理压力,继而可导致耐力运动能力的损害。高温环境内运动时,皮肤血流量和出汗率增加以利于机体向周围环境散热。但是,这些体温调节的调整会增加生理压力,可能会导致长时间运动时的脱水。当体温过高发生时,热应激可单独损害有氧运动能力。因此,高温中运动时,运动员或健身爱好者从事耐力性项目、持拍类项目及团队运动项目的效率较温和环境中低。此外,高温运动中的脱水加剧了热调节和心血管压力,并进一步损害有氧运动能力,为特殊环境下竞技体育和健身运动提供科技支撑。
运动训练 生理生化监控 高温环境 高原环境
赵杰修 张漓 冯连世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100061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58-59
2015-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