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10~11岁优秀女子体操运动员力量素质的评价与诊断
力量素质是女子体操运动员竞技能力的核心要素.少年阶段力量素质发展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女子体操运动员专项训练阶段难新动作的开发和掌握,10~11岁年龄段是女子体操运动员由基础训练阶段向专项训练阶段过渡的关键时期,亦是力量素质全面发展的敏感期和高级选材阶段.本文通过构建10~11岁组女子体操运动员力量素质评价指标、权重与标准,对其力量素质进行科学评价与实时诊断,针对体操运动特点和力量素质阶段发展特征,从上肢、躯干和下肢三个维度筛选出9项力量素质指标,其指标的权重和评价标准的建立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应用性,总体态势诊断表明,着重加强该年龄段运动员五级蛙跳、30秒肋木悬垂收腹举腿、原地单脚纵跳、15秒连续后空翻、30秒引体向上、40秒连续屈伸上摆倒立等素质的训练,该年龄段下肢一般力量、上肢直臂项肩和拉引力量、腰腹控制能力整体发展呈现分极化态势。训练中应贯彻“发展下肢力量素质为核心”的训练理念,创新有效的训练方法与手段,力求下肢力量带动上肢和躯干力量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
女子体操 力量素质 评价指标 实时诊断 训练策略
郑湘平 陈斌斌
武汉体育学院艺术学院 430079 武汉体育学院研究生院 430079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304-306
2015-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