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国女子足球队比赛生理负荷特征研究

本文以中国女子足球队备战世界杯、奥运会、亚洲杯等8场国际A级赛事为研究对象,获取参赛运动员的各项生理数据以及比赛心率(不包含守门员),进一步了解中国女子足球运动员的生理负荷与体能需求特征,为准确把握训练负荷强度提供理论依据。中国女子足球运动员无氧阈水平应该维持在约75%VO2max,最大摄氧量水平与运动员比赛的中负荷、高负荷与极限负荷运动持续时间呈正相关;当运动员比赛中大强度负荷运动持续时间增加时,球队往往会控制比赛主导权;根据场上位置不同,运动员承受的生理负荷表现出位置差异,中场运动员大强度运动持续时间显著高于前锋与后卫运动员。建议在日常训练中注重运动员最大摄氧量以及无氧阈水平的训练,并且根据运动员位置特征加强不同位置运动员的针对性训练。

足球运动员 训练模式 生理负荷 体能需求

部义峰 赵刚 刘丹

江苏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221116 深圳大学体育部 518060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 100061

国内会议

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杭州

中文

386-387

2015-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