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机械压力、运动时间和激素对Ⅱ型糖尿病女性预防骨质疏松的作用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严重的健康问题,因骨质疏松出现骨折的患者在承受病痛折磨的同时还要承受巨大的经济负担,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生活质量.体育运动作为一种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的有效方式,可以调节骨塑建,促进骨量的积累.研究表明:餐后下坡运动更能引起成骨指数(CICP/CTX比值)的升高,成骨效应最明显。一方面相对于餐前上坡运动和餐后上坡运动产生了较大的地面反作用力,另一方面和餐前下坡运动相比,地面反作用力的促骨形成作用与CTX的时间节律变化发生正向的交互作用,因此这种运动模式的成骨效应最明显;下坡步行比上坡步行能产生更大的地面反作用力(GRF),并与成骨指数存在显著相关性,在促进骨形成、改善骨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促骨合成代谢调节激素GH、PTH和Insulin在骨代谢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促骨形成的作用。餐前上坡运动比餐前下坡运动和餐后上坡运动更能引起促骨合成代谢调节激素GH、PTH和Insulin分泌明显增加,以及leptin明显的下降,在上坡运动产生较低的GRFs,不能引起骨形成明显增加的情况下,这一效果也发挥了一定的改善骨代谢、提高CICP和成骨指数CICP/CTX的作用;促骨分解激素Cortisol对GRFs促骨形成的作用有一定干扰影响。餐前下坡运动虽然产生了较大的GRFs,但因空腹运动引起促骨分解激素Cortisol分泌增加显著,因此没有产生较好的成骨效应。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 体育运动干预 机械压力 运动时间 激素调节

郑庆云 李世昌 柳爱莲

河南大学体育学院 475001 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 200241

国内会议

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杭州

中文

704-705

2015-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