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符号互动论视角下体育课程生成研究

针对目前中国体育课程生成主要依赖单一主体,严重忽视学生、一线教育工作者等教育主体意见采集的现实问题,为了更好地将学生、一线教育工作者等教育主体的思维、情感、意志等融入体育课程,实现体育课程整体的最优化。“符号”是指能够代表人类某种意义的事物,比如文字、语言、动作、物品甚至场景等,它是人类互动作用的中介;应当鼓励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目标的制定,重视学生符号信息的采集,并注重信息反馈;吸纳体育教师与学生的符号信息,能够使体育课程内容更具针对性与实效性;体育教学过程应当在体育教师、学生、体育教材三者之间互动沟通中进行;体育教学评价的主体应当多元化,多元评价主体之间应当加强沟通;应当将过程评价与相对评价置于更加重要的位置。

体育课程 教学目标 教学评价 学生符号

刘转青 刘积德

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 100084;贵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550001 贵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550001

国内会议

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杭州

中文

848-850

2015-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