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对武术“口传心授”的重释及其时代意义--基于默会认识论的视角

运用文献资料、历史比较、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从历史学、文化学、哲学、体育学以及武术学的视角对武术的“口传心授”进行分析与解读。在默会认识论相关理论的启发下,重新阐释了武术“口传心授”的内涵及其时代意义,认为:武术作为一种内外兼修的以技击为核心的“综合实用技艺”,存在难以充分用语言表达的“强的默会知识”(亲知、“使人巧”的能力之知)和在运动过程中所依赖的大量未被言说的“弱的默会知识”(各种或隐或显的“规矩”),这使习练者需要技艺高超、经验丰富的“明师”指点;正是在“明师”的言传身教之下,习练者经过长期的体认功夫逐渐将规矩内化、身心整合,从而与“明师”和经典拳论中的相关体会与心得实现沟通,甚至步入“技进乎道”的高妙境界。对“口传心授”的传习方式进行研究并非要在当代社会将其全面复兴,只是要从认识论的高度重新审视武术的知识特点,从而发挥“口传心授”对武术的传承与发展所仍具有的相关重要价值与意义。

传统武术 技艺传承 口传心授模式 默会认识论

涂琳琳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体育学系 310028

国内会议

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杭州

中文

1065-1067

2015-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