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型体育场馆混合所有制改革路径探析
本文以大型体育场馆混合所有制改革为研究目标,主要研究在深化国内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大型体育场馆在企业化、市场化、专业化转型过程中,如何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充分盘活场馆资源,真正发挥市场在配置场馆运营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等内容,以期为场馆管理体制改革,特别是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理论参考。研究阐明:场馆混合所有制改革首先应转变体育主管部门、场馆运营管理者和场馆员工等利益主体长期形成的国家办体育的思想,通过推行改革试点,树立改革典型,总结改革经验,努力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和运用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由“三会一层”组成的法人治理结构,同时实行混合制企业的财务制度、预算制度等内部管理制度,探索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度,实现场馆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建立能进能退的人事聘任制度,在过渡期稳妥解决员工身份转质,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和薪酬制度,完善激励机制,有条件的场馆探索职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政府扩大购买公共体育服务的范围、手段、内容和层次,将购买范围扩大到民营场馆领域,更多地保障民营场馆和混合制场馆的公益属性等。
体育场馆 混合所有制 社会资本 资源配置
姬庆 陈元欣
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430079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1219-1221
2015-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