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我国青少年运动员的培养原则浅析

青少年时期的训练过程是运动员运动生涯中的基础环节,将很大程度上决定运动员日后的职业轨迹.一些运动员由于青少年时期的训练不当(如”过早专项化”和”过多重视训练量和强度”等),导致其日后出现成绩停滞或”昙花一现”等现象.这将影响运动员的信心,由此而来的消极训练也将为其职业生涯画上句号.可见,青少年时期的训练在运动员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抓好青少年训练这一重要环节,是保证我国体育后备人才质量的基础环节,也是保证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需要对我国青少年运动员的培养原则进行讨论和研究。青少年的训练关系到一个国家竞技体育的发展与未来,是重中之重,因此应格外重视青少年的训练。在教学中结合青少年运动员的兴趣爱好进行相关的人文素质与心理素质的培养,并养成良好的训练习惯。只有恰当的训练理论和方法,才能为运动员今后的体育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进而推动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

青少年运动员 培养原则 人文素质 心理素质 训练习惯

许慧敏 章碧玉

北京体育大学 100084

国内会议

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杭州

中文

1768-1769

2015-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