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女子拳击运动员不同训练手段血乳酸、心率变化规律的研究

通过对女子拳击运动员比赛后的血乳酸、心率和目前现有训练方法训练后的血乳酸、心率进行比较,来找到现有训练方法的变化规律以及存在的问题从而对平时训练手段中的强度、间歇时间进行调整改进.在改进后再通过血乳酸值、心率进行实验效果的对比,来探索一个最佳的训练方法,使整个训练方法更具有目的性科学性,运动员状态最大程度接近实战,从而使教练员更好地去控制训练强度和间歇时间问题.回合持续时间2min间歇为40s的训练手段对机体的刺激较为深刻,血乳酸变化特点与实战相似且超过实战的强度负荷,可以作为发展耐乳酸(无氧供能)能力训练的最佳手段。回合持续时间3min间歇为90s的训练手段血乳酸变化特点与实战相似且与实战的强度负荷处于同一水平,此种手段使运动员机能状态最大程度的接近实战,是一个科学有效的训练手段。心率是训练中常用的监控运动强度方法,但本研究证实,在训练强度较大时,心率无法准确客观地反映人体内部的生理生化负荷强度。血乳酸和心率的结合可作为拳击赛前训练强度监控的重要手段之一。不同级别运动员在比赛后血乳酸浓度的差异。大级别运动员由于体重以及技战术特点等原因,更加容易出现疲劳,比赛后的血乳酸可能会高于教学实战后的血乳酸浓度,因此在大级别拳击运动员专项体能方面还需进一步研究。

女子拳击 训练手段 心率变化 血乳酸

黄圣明

北京体育大学 100084

国内会议

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杭州

中文

1807-1809

2015-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